E-Mail
热词:

《中国乡村活力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正式出版

来源: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作者:科技外事处    发布时间:2021-10-19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乡村活力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一书,近日正式印刷出版。该书围绕国土空间治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乡村振兴和政府公共资源配置绩效等目标,对国内外乡村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布局、城乡统筹发展和乡村治理实践需求,创新性地构建了中国乡村活力评价理论与技术方法,并经过实证分析,形成的观点、方法和路径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是一部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最新理论成果。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自然资源管理进入国土空间治理新时代, 必然对国土空间进行优化, 合理配置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既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空间的需求, 又要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然对农村出现的空心村、废弃村庄、低效利用或不合理利用的村庄进行综合治理, 建成空间布局合理、集约高效、宜居适度、环境优美的美丽新村。

  未来一个时期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阶段, 各类建设还将占用部分耕地和生态用地, 在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国土空间中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统筹国土空间的综合利用, 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各类自然资源, 特别是对农村闲置的“空心村”和废弃的工矿用地等资源有效利用, 必然对村庄进行适度归并、集体建设用地和城镇低效用地进行空间结构调整、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 着力提高经济承载能力和水平。农村地区的建设用地价值亟待有效盘活, 让建设用地资源变为资产或资本, 既为乡村发展带来资金投入, 又为城镇建设或生态用地提供空间。2019 年底, 中国村庄用地面积为32903.45 万亩,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约为5.1亿人,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达到430 平方米, 高出国家村镇规划最高值150 平方米/人的186.7%, 而欧美多数国家乡村人均占地面积不超过115 平方米。同时, 中国农村道路用地7147.56 万亩。村庄归并的潜力巨大, 在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的前提下, 促进有活力的乡村集聚发展将是我国农村治理的必然选择。

  乡村衰落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也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村庄衰落的普遍性问题。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而农业现代化又不断释放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剩余劳动力与需求劳动力二者有机结合, 必然导致农村劳动力到城镇、企业、工矿等领域务工或长期就业; 特别是传统农业生产大多数受自然条件制约, 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较低, 部分农民自然选择放弃农业生产或将耕地撂荒, 甚至全家人离开乡村, 出现“空心村” 或村庄衰落现象。同时, 工业化对规模集聚有客观要求, 大城市、特大城市人口不断集聚, 乡村的发展效率无法与大中城市竞争, 部分乡村必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而不断退化, 但乡村衰落普遍都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如1880 年至1950 年, 美国爱荷华州有200 个小城镇消亡, 经历了70 年时间。我国自然村数量从1990 年的420 万个减少到2013 年的280 万个, 自然村庄消失达140 多万个, 减幅高达三分之一。

  开展乡村活力评价是世界发达国家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一种普遍性做法和政策工具。世界发达国家的乡村发展受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多种因素的冲击, 各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和方法应对乡村衰落问题。如英国开展乡村品质统计, 制定乡村品质变化指标, 对乡村品质变化情况进行评估, 把握与乡村特征相关的土地覆盖变化, 以便保持英国乡村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日本从1970 年开始, 实施“一村一品”等六次产业为核心的乡村振兴战略, 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打造乡村风景秀丽、空间舒适、设施完备、福利保障充分的环境, 以此对城市产生反向吸引力, 提升乡村发展活力。美国通过绘制中心社区活力地图, 将社区划分为远低于平均水平、低于平均水平、接近平均水平和高于平均水平的四类社区, 分析活力的地理聚集, 针对不同地域和类型差异进行差别化治理。德国巴伐利亚州明确提出开展乡村活力评价, 建立乡村活力评价数据库, 对乡村发展进行综合分析评估, 制定乡村发展目标, 提出实现发展目标的针对性措施。乡村衰落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不同时期影响的因素不尽相同、影响因素作用的强度也不尽相同, 必须把握乡村发展在空间格局、空间规模、空间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才能把握乡村发展的活力与内在规律。

  该书对国内外乡村活力评价研究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 力求准确把握乡村活力评价的实质, 充分吸收借鉴国外乡村评价理论与方法, 结合我国乡村聚落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 构建了我国乡村活力评价指标体系, 即“三维六力” 评价指标体系, 从组织凝聚力、人口吸引力、土地承载力、产业发展力、设施支撑力、特色资源潜力等六方面共20 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以行政村为基础单元、县为基本评价单位开展乡村活力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 对湖南省长沙县开慧镇、上海市廊下镇和漕泾镇、山东省莒县和四川省西充县金源乡进行了深入调研与实证, 检验了评价指标设置的合理性、数据采集的有效性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同时,对我国开展乡村活力评价提出了有关对策与建议。

 

  


Copyright(C) 2003-2019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自然资源部土地科技创新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冠英园西区37号   邮编:100035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4976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2002120号